1、 丹巴藏寨——空谷有佳人
丹巴,西距成都348公里,丹巴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在当地,人们都将其居住的村落称为寨子,这些寨子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寨子由几十户甚至上百户人家组成。一幢一幢外形美观,风格统一的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丹巴还盛产美女,在神秘的美人谷,女孩艳丽如玫瑰,娇媚似桃花。
丹巴山寨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最为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
丹巴的山寨,旧称碉楼寨房。碉楼和寨房,原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风格建筑,如今,在时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碉楼寨房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的,一侧还配有厢房。但不论房屋和厢房如何建造,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这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征。
2、哈尼村落——万千明镜映炊烟
红河县的大羊街、浪堤、车古三个乡是奕车人的主要聚居地,共有奕车人2万多人,其中羊街乡就占了一大半,为此,红河县大羊街也被称为奕车之乡。大羊街离红河县城有65公里,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万级银梯,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它们不仅满足了哈尼族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成为滇南最动人的景色。人们不约而来到这里欣赏这壮观的人间仙境,不过,奕车人的民族风情和奕车女子奇特的服饰也是游客特别关注的。
大羊街乡地处开远市南郊,位于个旧、开远、蒙自三个市县的交界处,南与蒙自县草坝镇接壤,西与个旧市鸡街镇毗邻,北与乐白道办事处相连,距城区33公里。全乡面积为26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8%,耕地面积46547亩。平均海拔1614米,年平均气温18.5℃。辖8个村委会,总人口34049人,民族以汉、彝、回、壮、苗为主。它是开远市的农业大乡。
那片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连绵,层峦叠嶂中藏着哈尼人的故事。哈尼人用顽强的毅力在这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了世界闻名的、壮美的梯田。这片土地给了哈尼人物质所需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艺术圣地。
3、 图瓦村——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从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喀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有些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以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组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与现在的蒙古语不同。现在图瓦人学校基本上是普及蒙古语,在生活习惯方面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影响也较深。
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住蒙古包。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风情。
4、 黎平肇兴侗寨——白云深处有人家
黎平肇兴侗寨,是黎平县最大的侗寨,也是最古老的侗寨之一。
侗族乡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说。七百贯洞,指从江县贯洞;千家肇洞,指的便是肇兴。想要感受南部黎、从、榕地区侗家人气的旺盛、侗族文化的根深叶茂,就非得来肇兴不可。论规模之大,苗家有西江大寨,侗家有车江大寨、肇兴大寨。相比较车江大寨,肇兴大寨因为五座村寨难分彼此地团结在一起而在气势上更胜一筹。且不说别的,单是五鼓楼、五戏台、五座风雨桥,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风景,就不只是美丽,而是壮丽了。再加上那些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歌坪、禾晾、禾仓、石子路,走在被溪流环绕分割的寨子里,甚至会有失去方向、没有尽头的感觉。
大的侗寨都居住着几个房族。房族也就是支系。肇兴共有5家房族,对外一律姓陆,内部有各自不同的姓。各个房族居住在不同的地段,并各自建造了本房族的鼓楼。整个寨子的形状就仿佛一艘大船,寨内5座气势雄伟的鼓楼就仿佛船头、船舱、船篷和船尾。无论经历怎样剧烈的风暴,这艘船都会稳当地航行,永不沉没。
黎平县地区以山地为主,肇兴侗寨则处于一狭长谷地,侗族建筑密集,形成罕见的布局风格。当地耕种的梯田多沿山势分布,常为云雾缭绕。到了春天,油菜花开时节,景色诱人。
5、 丽江大研镇——琶琶弦上说相思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位于丽江坝中部,是一个以纳西族居民为主的古老城镇。它以其古朴的艺术风格和科学的布局艺术闻名于世。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曾是滇西最著名的商贸中心之一,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也曾是滇西北的政治、经济重镇。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古城街市路面用丽江出产的五花石铺砌,雨季不泥、旱季无尘。清澈的玉泉水从城头分成三岔穿街过巷,城内有建于明清时期的大小石拱桥、石板桥300多座,还有不少是排放。整个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大街小巷排列有序,向四方发展。民居全市土木结构的瓦房,古色古香。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